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医学论文 >

观察急危重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疗效(2)

时间:2014-11-18 14:32 点击:
1.4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方式治疗,由主治医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呼吸支持模式;观察组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4.1第一阶梯 采用徒手方式,首先将患者摆放至适合心肺

  1.4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方式治疗,由主治医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病情制定合适的呼吸支持模式;观察组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4.1第一阶梯

  采用徒手方式,首先将患者摆放至适合心肺复苏的体位,若患者为创伤性休克则应注意止血,避免后期出现出血性休克。在实施心肺复苏后观察复苏效果,将患者平放在抢救床上,面部朝上,尽可能让其身体与头部呈一条直线,上肢放置于身体两侧,这样能够将气道最大程度打开,促进呼吸通畅。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颈椎受损情况,若没有可将其下颌轻微上台,控制舌后坠以避免呼吸道梗阻。若患者口腔、食道中存在分泌物或异物应尽早取出。颈部创伤患者的口腔异物清除需使用咽喉导管完成。

  1.4.2第二阶梯

  第二阶梯使用氧气支持,若患者心跳停止或没有呼吸,则应使用面罩给氧或使用鼻导管、鼻塞吸氧。若患者给氧失败或是没有自主呼吸则应采取气管插管。若患者呼吸道已经有损伤,应采用有创通气方式,避免通过口气的插管再次损伤其呼吸道。

  1.4.3第三阶梯

  第三阶梯需采用创伤气道方式,多适用于急性喉阻塞患者,尤其是声门区域存在阻塞,可使用气管穿刺或是环甲膜穿刺方式,之后再将气管切开,建立一条可靠的气道保障患者呼吸。对于存在呼吸系统原发性损伤情况,在气管切开过程中应注意出血量控制,将损伤程度降至最低。

  1.4.4第四阶梯

  这一阶段使用简易呼吸机,在对患者建立气道之后,若其仍无法自主呼吸或呼吸效果不明显,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用呼吸机达到呼吸支持效果。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研究

  统计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复苏成功人数以及让患者呼吸达到稳定程度的时间,了解两种治疗效果差异性。本次研究具体对比情况见下表:

  表一:治疗效果对比表

  由上表不难看出,观察组无论在成功复苏还是稳定呼吸花费时间方面相对于对照组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3 讨论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